日期:95年3月26日
天氣:陰雨
領隊:陳丙丁 嚮導:林正雄
人員:總計38人
紀錄:黃清淇
坪林在開拓前是森林茂密,四面環山,中間是平坦林地,所以稱為「坪林」。坪林地屬北宜公路的中繼站,有北勢溪蜿蜒全境,坪林鄉有三多,山多、溪多、茶多、為水源保護區及觀光聖地,總人口數約為六千餘人,面積約一七一平方公里,轄區面積是台北縣的第三位。
坪林的觀光盛名雖然早已傳開,但是新景點金瓜寮仍能維持青山綠水環繞的純樸之美,更教人驚豔與珍惜。如果能租一輛鐵馬,在「觀魚自行車道」騎一回,包你一身神清氣爽。金瓜寮生態村位於觀魚自行車道中間點,這裡只有近30戶種茶和製茶人家,店面少見,多半都是熟客直接叫貨。除了平日的工作之外,村民為了讓溪裡的魚數量回復往日光景,不至於絕跡,人人擔任起守護金瓜寮溪的志願軍角色,半夜加強巡邏,杜絕村外人士偷偷到這裡電魚、釣魚。
坪林鄉封溪護魚四年有成,包括苦花魚、鯰魚、溪哥、花鰻等台灣原生魚種,都能在溪水裡找得到。到生態村不必趕路,悠閒地散個步,光是看風景也很棒。沿產業道路行至九芎根親水公園,觀看流水潺潺的風光,相當愜意。
今天的天氣仍然雲霧飄渺,雨絲霏霏,要探訪九芎根山步道,登九芎根山,
不得不打起雨傘、穿起雨衣,在森林中能見度有時沒超過20公尺,感覺山友像在騰雲駕霧一般,在滑溜的陡坡,一下子就看不到前面山友的身影,
間接聽到山友此起彼落,蓋紀念章的笑聲,在三小時到三小時半的時間內,
全體山友都圓滿完成探訪九芎根山步道,登九芎根山的活動,回到「九番地」,受到何老闆熱茶和烤地瓜的招待,中午席開四桌,在九番地用餐,
餐後唱卡拉OK的、到戶外賞景的、跟鄰家民宿旅客聯誼的,各展所好,非常盡興。
金瓜寮溪水清澈,護魚三年有成
假日的九芎根地區,是都市年輕人的最愛
何老闆說:坪林鄉有七個村,就是:漁光村、石槽、上德村、水德村、
大林村、坪林村、粗窟村,「九芎根」位於粗窟村內。
翁義三山友提問:「地名叫做『九芎根』,為什麼沒有看到九芎根樹?」
何老闆告訴我們:「以前此地九芎根樹很多,所以地名就叫『九芎根』,
因為九芎根樹燒成木炭的品質非常好,居民大量砍伐,幾乎砍伐殆盡,現在河邊只剩下一株。」
何老闆特別呼籲居民不能再砍伐,同時帶筆者到河邊觀看唯一幸存的一株九芎根樹。他邊走邊告訴筆者:
此地沒用農藥,螢火蟲復育成功,每年夏季是賞螢的好季節。封溪護魚也成功,溪裡魚蝦成群,有苦花魚、鯰魚、溪哥、鱸鰻、狗甘、螃蟹等。山林裡動物的種類也非常多,有:山豬、果子狸、山羊、山羌、飛鼠、貓頭鷹、烏腳香、竹雞、穿山甲、獨腳仙、藍鵲等。
何老闆指著清澈見底、潺潺水聲的溪水,說:有好山好水要珍惜、愛護,
這是坪林人的福氣,坪林人願意和大家分享坪林的好山好水,希望大家多到坪林來,也和坪林人一樣親近好山好水。
回到「九番地」,我 看到柱子貼著「走入原野探自然,精神生活往上推。」,
門聯則是「被遺忘的九芎根,蟲鳴鳥唱歌不停。」,進入屋內,看到門板貼著:「自然,最美」,真是貼切!
山登過了,美景也欣賞了,歌也歡唱了,到14時10分,雖然是意猶未盡,
也不得不向美麗的九芎根告別,我們將在今年7月2日再到九芎根附近的鮘魚堀,登倒吊蓮山、倒吊嶺山,順遊油杉木步道。
台灣油杉是松科的常綠喬木,為台灣地區的特有樹種,也是冰河孑遺植物,
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及基因保存上的價值。但其族群數量極少,且不連續地分布於本島南北兩端,南在大武一帶,北則於坪林附近,在坪林地區台灣油杉約有400多株。坪林,我們很快就會再造訪。
九番地山莊設備簡單,精緻,何老闆待人親切,合影後賦歸。
2006/03/26 遊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