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炭古道遊記
↓三義與通宵交界的山嶺命名為三通嶺
↓三通嶺就是大坑尾山高度473公尺
↓踏查路線時巧遇三叉河登山會會長及幹部
↓三通嶺就是大坑尾山高度473公尺
↓踏查路線時巧遇三叉河登山會會長及幹部
↓踏查路線順道拜訪會員黃美智娘家
↓慈濟茶園面積廣闊
↓拜訪山雨窯窯主,參觀茶園
五次探訪:2004/10/16 2004/10/21 2005/03/20 2005/04/03 2005/04/10
行程記錄:北二高→中山高→苗栗交流道→銅鑼→13省道→三義火車站前陸橋→苗48縣道→大坑39-1號彭宅→尾山步道→三通嶺→五月雪步道→(往回走)苗48縣道→慈濟山步道→慈濟森林園區→三義山→山雨窯→大坑39-1號
双湖挑炭三通嶺步道
「挑炭古道」是早年通霄鎮和三義鄉重要聯絡孔道,從通霄福興山區開山闢路到三通嶺,再由三義大坑、石坑抵三義火車站,全長約五公里,沿路都是保存完好的相思林、樟樹、楠木、油桐及很多在地原生種樹木,林相優美,蜿蜒山區的古道,儼如藏身在林蔭密佈中迷人的綠色隧道。
發起尋找、整修「挑炭古道」的三義鄉雙湖村長、也是三叉河登山會員的林德鈞說,為使這條古道和社區總體營造結合,讓樂山者緬懷先民開山闢地刻苦耐勞精神,雙湖社區發展協會特別請木雕大師傅學榮創作一件「挑夫意象雕刻」,已擺置在苗四十八線大坑古道入口。這件和人一般高的挑夫,頭戴斗笠,滿佈歲月痕跡的臉上掛著笑容,光著上身穿短褲,肩挑木炭的造型,栩栩如生,呈現出先民安樂自在的心情,成為讓人對「挑炭古道」印象深刻的意象指標。
六、七十年前,通霄和三義山區燒木炭行業興盛,大批木炭商人深入福興和大坑山區購買木炭,並雇請挑夫挑到三義火車站裝運輸出,當時山區炭窯林立,來往「挑炭古道」的挑夫絡繹不絕。
在三通嶺巧遇熱心親切的三叉河登山會 會長等三位山友
〈以小城故事多的歌調吟唱〉
三義有美景,
通宵海連天;
嶺上斜陽照,
歡唱老情歌;
迎面清風爽,
您我再相逢。
三叉河登山會
邀請您
三通嶺來作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