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正式稱「魚路」,古道100年紀念之旅

 

 「魚路古道」不是給「魚」走的路,而是挑魚走的路,也就是金包里大路。

清末以來台灣就有一句俗諺:「草山風、竹子湖雨、金包里大路」。這條是漁民利用為擔魚貨到台北府城販賣往返的人行道,山徑長達30餘公里,在清乾隆年間就已經有了。正式稱為「魚路」則是在一九○三年(光緒廿九年)。因此又稱為「魚路古道」,又兼具婚姻道、獵鹿道、硫磺道、樟腦道、茶道、藍染道、薪碳道、牛道、行軍道等多種產業及生活機能。

沿途皆為先民採用自然石階鋪設而成,寬6呎。現在因道路兩端近金山及士林處都因為墾殖及開發大部分破壞殆盡,但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山豬湖經擎天崗到頂八煙段,全長約4公里,尚保存完整,路面是由石塊鋪排而成的道路,路面狹隘,走完全程約需3小時現在要進入這條歷史古道,可以從擎天崗遊客中心往東的步道,連接金包里大路,沿路有梯田農園、古圳行約1公里還可看到絹絲瀑布,涓涓細流從高達十餘公尺斷崖飄逸而下,輝映溪中氧化的紅色岩塊及彩虹光影,顯得格外亮麗動人,這段路在日據時代還供馬拉砲管,曾整建拓寬為砲管道。

金包里大路目前在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規劃下,將原來尚存的古道重新舖設,並在遊客中心闢有展覽室,及上磺溪停車場附近設置定點的解說牌,以便讓遊客能對這條古道的所代表的人文意義有進一步的認識。

由土公廟沿草原上的牛垺循金包里大路路徑前行,至城門 ( 圖為金包里大路的城門口 ) 往下行沿線有多處河南勇路與日人路交會點,日人路於日治時代所築,是為行軍拖炮而開,因河南勇路坡度太陡,不易拉動炮輪,因而另闢新路,以之字型迂迴切過河南勇路而下。

這兒也是抗日義軍簡大獅的游擊山寨,目前尚留有營舍遺址、溝壕及城門等遺跡,城門旁也可見到日據大正年間的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的界碑,見証了朝代更迭的悲情;日本人為了消滅簡大獅義軍及供日軍防衛與行軍使甪,還於百年前另外於金包里大路旁,沿等高線開鑿了可用馬匹拉大砲的砲管道,有人稱為日人仔路,其寬度達九呎,比一個扁擔寬度六呎的河南勇路寬度為大。嶺腳坪是兩路首先交會處,清朝曾有一兵營在此,循階而下,經過獅子頭下方的痟人墓後,就是二層坪,二層坪是平坦階地,在二層坪下,有一水源,泉水清澈沁涼,所以從前由金包里經此的擔魚人或趕路人,一定會停下來休息喝水。

 

↓金包里大路擎天崗入口

 

↓魚路古道旁的出磺坑

 

↓許(清)顏橋

挑硫古道最具特色的景觀是大油坑噴氣孔,氣孔週邊溫度高達攝氏120度,白色煙霧繚繞,以及附近黃色硫磺地質景觀,頗為奇特。在魚路古道540公尺處有一分叉路,右叉路可上切大油坑沼澤區,須行20分鐘可接「挑硫古道」,再循古道出陽金公路大油坑站,或由原路回到叉路口接魚路古道。

 

憨丙厝地,此厝地為早期的店仔地,專賣草鞋、糕餅、飯粥及簡易器具等服務過往旅人,現己由國家公園復舊整建為展示站及休憩涼亭,遊客至此可於休憩亭內稍作休息,並藉展示站內的解說牌了解金包里大路石屋、石橋及石階步道打造方式。

經過憨丙厝地不久後,即見河南勇路又與日人路交叉,由日人路往上行約十五分鐘,有一茅草石屋緊倚日人路旁,這是一戶昔日以打山豬為生的人家,當地人喚此地為山豬豐厝地,年久失修,原只剩頹牆倒石,國家公園己依原貌將其修建,並陳設當時民家生活起居所用的器具及解說牌。

 

↓魚路古道旁的打石場

 

↓魚路古道旁的草原

 

 淙淙水聲流過許顏橋,最早的許顏橋修築於西元一八九六年,搭建於金包里大路所經三條溪溝中最寬的上磺溪河面。許顏係一人名,石門人士,以製茶為業,其正確的名字應為許清顏,此橋即為許清顏所修,當時修橋的動機應是擔運茶葉所需,因由石門擔運茶葉經此需過溪,為防粗茶濺水潮濕,影響品質,才有此橋。由於是許清顏修築,再經大家口耳相傳,就變成橋的名稱。此橋於日據時代己遭沖毀,新橋係由國家公園考據其拱型舊觀於八十五年復舊,倚橋佇足,令人愈發思古之幽。

 

↓雨霧中,頂八煙的入口

 

↓雨霧中,頂八煙的公車亭

當我們穿著休閒服裝走在頂八煙擎天崗這段濃縮的古道上,並不容易直接體驗先人靠扁擔吃飯的日子。不過,大自然並沒有完全摧毀兩百多年歷史的遺跡,「百二崁」、「憨丙厝地」、「大石公」及「許顏橋」等,都是魚路古道上讓時光倒流的好地方。現在我們輕裝走在正式建路100年的古道上:汗流浹背,腰酸腿痛,上氣不接下氣時,體會一下先民的辛苦,是否會感嘆自己的體能不如先民,或是身在福中不知福?※本文參考:陽明山國家公園簡介      寫於2003.11.02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-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