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遇鹿窟事件受難者:陳久雄先生
2006/11/24早上0600從松山到汐止轉0630的社巴到大崎頭,
想從康誥坑古道的最高處往下走,再蒐集補充不周延的地方,
一下車,有三隻黑狗向我撲來,
我本能的想拿登山杖要驅趕,
狗主人也適時的出聲制止,
聽聲音很像在去年文史研習會講解鹿窟事件的
鹿窟事件受難者:陳久雄先生,
因為見面的次數僅有三次,事隔一年穿著又不同,
所以不敢冒昧相認,只好請教他是否姓「陳」,
他回答:「是」,這時已百分之一百可以確定,
我說:「您是陳久雄先生!」
「你怎麼會知道?」
「我在文史講習會聽過您講鹿窟事件」
鹿窟事件受難者:陳久雄先生講述他的遭遇
就這樣打開話匣,我們在勤進路上邊走邊談,談鹿窟事件,
談以前廖學廣鎮長建鹿窟事件紀念公園,
談縣政府建鹿窟事件紀念碑,
不刻受難、冤屈、死亡者的姓名,
讓後代家屬如何紀念?也談勤進路邊附近的居民,
談鹿窟事件指揮者一些故事,許多人名,
我則沒有帶錄音設備一時無法詳記清楚。
當初建鹿窟事件紀念公園所立的標示牌,現在已消失,此楨相片彌足珍貴
陳先生因腳傷無法走太遠,走到石汐路口再折回大崎頭,
他要開車下山,邀我到他家泡茶,
我還有很多有關康誥坑古道的問題還不太清楚,
也就不客氣的答應,經過陳府,拜託他先到下方,
看鐵皮屋包住的福德宮,剛好他的堂叔也開車到那裡,向他請教:
他說:「廟前古道因崩塌,又因建好柏油車道,
因此以前的保甲路古道就湮滅了。」
「廟後的大楠樹,胸圍約有2公尺,以前還有幾棵大榕樹,可惜建路時不見。」
「紅色油漆所書寫的名字,都是他祖父已作古的同輩。」
同時也告訴我:
「上頭480-5號的福德宮年代比這裡還久遠,超過百年以上,
可惜舊廟被拆除,翻修成新廟,
祂的原貌只能從廟後丟棄的石板塊去追尋、回憶。」
陳先生很隨和、親切,健談,談到九點多鐘,因有事不得不告辭,
心中充滿高興下山,同時提醒自己要記得趕快買錄音筆,
才不會遺漏太多的口述資料。
2006/11/24 舊地重遊
2006/11/27 遊記
鹿窟事件紀念碑
鹿窟事件紀念碑 碑文
駐守鹿窟菜廟處理鹿窟事件的谷正文將軍
全體導覽員與谷將軍合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