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前言:通常探勘不清楚的活動行程,只要一、二次就會完成。可是這次山友留言,到山上追根究柢,尋找答案的次數最多,時間也是最長的行程(2007/02/26至03/21),而且答案未明…po出過程,希望高明協助、指教!

 

山友在2007/02/20留言詢問: 

刺鳥~IXΘYΣ     2007/02/20 21:53:23

achi 大哥
新年快樂
在下有幾個疑惑想請教...
汐止社區巴士五指山線,其中有些站的地名引起我的好奇,譬如:汐萬路四號橋刣人坑汐萬路三號橋金面山下勸湖柯子林...
1.
關於刣人坑的歷史背景,未知閣下或郭會長有所知悉?
2.
金明山與金面山是否純粹要與內湖的金面山作區隔?
3.
往新山農場叉路附近的五福宮之土地公,是否為農場鐵門附近的石造土地公廟所遷?
盼能抽空回覆,感謝

 achi2007/02/22 21:14回覆  留言的問題,等有正確答案時再回覆,請見諒!

 

僅有第二項可以肯定回答:柯子林山又名金明山(圖根點,高382公尺),金面山(高310公尺)在八連路「車坪寮」,老爺山莊附近,小金面山(圖根點,高181公尺)在內湖金龍路南側,三座山不同。在汐萬路「勸湖」地區的「驛站咖啡館」、「半山腰農場」站牌標示「金面山下」顯然是筆誤,應改為「金明山下」,或是「柯子山下」,汐萬路柯子山登山口就在「烘內高分66號,汐萬路236號」電桿附近。

 

第一項及第三項問題,因手邊沒有資料,自己不清楚,網路也找不到,請舍弟到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也沒查到資料,詢問年長山友也沒有答案,就趁著好天氣上山找答案去。

 

2007/02/26下午乘0130社區巴士上山,告訴司機先生要在「.刣人坑」下車,司機說「.刣人坑」他不清楚,我只好在汐萬路3段380巷下車,向前沿著雙車道約走12分,遇叉路向右下,再遇叉路再右下,順著烘內里的路燈路走,這是我第一次到這個地區走動,認識故鄉的鄰里道路。

 友蚋山 037_調整大小  

自從汐萬公路通車後,山區的產業道路也增加不少,五指山的古道漸漸荒廢,我也有十幾年未曾探訪,不知近況怎樣?今天就順便看看是否有路徑可以接到五指山的古道,順著下坡路,經過很多家有圍籬鐵柵門,庭院很大的別墅,約30分鐘又回到3段380巷下方,路口有用粉紅色油漆畫花朵的汐萬路。

 

路邊有一位80多歲的老先生,就哈啦閒聊起來,他說社巴約再10分鐘就會下來。乘機問他:「刣人坑」的資料。

他說沒有聽過「刣人坑」,倒是在小時候有聽過他父、祖輩告訴他:「死人坑」事情。日治時期日本警察(大概在380巷口對面到同側有柏油路往下的中間山谷)處決土匪。現在「死人坑」雜草叢生,沒有特殊的地標可作說明辨識。

 

經過柯子林山登山口時,他說以前山區有大片質地堅韌,木理挺直的柯子樹林,是作船槳,建築房屋的好木材,所以稱作「柯子山」。………

下山的社巴,中途少有乘客上下車,車子開得很快,沒幾分鐘就快到新山農場,司機先生讓我下車,我趕緊謝了老者及司機先生,我看路旁有一間石頭小廟,沒有神像也沒有廟名,好像不是我所要找的目標。只好找新山農場老闆黃炳榮先生,他正在「螢園」整地除草,跟他聊了很多事,從他農場的經營的項目談起,再談生態教學特色、經營的甘苦,火金姑的種類及生態,讓我收穫很多。

 

他說農場附近沒有石頭土地公廟,路邊所看的是以前廢棄的「有應公廟」,叫我退回一個站牌,那裡有間土地公廟。向他致謝告辭,途中遇到一對夫妻向他們請教,他們也不知道附近有石頭土地公廟,到毛刷場門房邊,一看是一間水泥蓋的土地廟,廟名叫「福全宮」,不是我要找的「五福宮」。拍了照片,站牌有一位老者在等車,向他請教,附近有沒有石頭土地公廟,他也是無法告訴我答案,要找「五福宮之土地公,是否為農場鐵門附近的石造土地公廟遷移?」,只好等待來日再尋找了。

我看時間才15:40,就到鮕(魚代)坑尋找另一個答案。

2007/02/26  上山追根

2007/02/28  寫於松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-chi 的頭像
    a-chi

    a-chi 的部落格

    a-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